唐堯誕生地——順平伊祁山
伊祁山又名堯山,丹陵山,是祁水的發(fā)源地,位于太行山與冀中平原的銜接部位。東距順平縣城和西南距唐縣縣城各10公里,海拔416米,面積約25平方公里。在巍峨聳立,綿延千里的太行群峰里,顯得微乎其微。然而,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。因?yàn)樗侵腥A民族杰出的始祖之一堯帝的誕生地而備受世人矚目。
伊祁山獨(dú)立于群山之外,挺拔于平原之中,呈南北走向,遠(yuǎn)看就像一座碩大的圓形陵墓,古人稱其為丹陵山。伊祁山與其它淺山丘陵混在一起,看上去似乎十分一般,并無獨(dú)特之處,然而只要親自登到山上,就能領(lǐng)略到它奧妙無窮的無限風(fēng)光。清康熙七年(公元1688年),完縣知縣劉安國曾在詩中寫道:
曾游三晉歷名山,不似蓮峰方丈間。
遙望古都云一綹,下臨曲澗水千彎。
危崖鳥綴人難到,絕壑僧棲洞可攀。
弟子昭陽今在否,空余泉乳日潺潺。
《保定府志》稱:伊祁山“壁立千仞,下臨蘇溪,有龍洞,有清泉,溪徑崎嶇,人跡罕至。”《僧一心重修法華寺碑記》中描述伊祁山則是“峰崖洞壑,古廟荒祠,不勝數(shù)矣”,“山蟲林獸,往往出沒,子然孤行,常遇猛虎。”古詩、府志和石碑上的記載自然是指歷史上的伊祁山。今日的伊祁山植被已不如從前,蹤影。但龍洞、清泉及峰崖洞壑、古廟荒祠等自然景觀尚在。蘇溪也早已干涸斷流,那被稱為山林之王的老虎更是不見了蹤影。但龍洞、清泉及峰崖洞壑、古廟荒祠等自然景觀尚在。
伊祁山上有堯母洞,堯母井、太子庵,仙娛臺(tái)等有關(guān)堯帝時(shí)代的遺址、遺跡和傳說故事,其中堯母洞最為著名。堯母洞坐落于伊祁山半山腰,是一座橫穿山頭的東西向天然石洞。石洞東窄西寬,冬暖夏涼,是一處重要的歷史文物遺址。據(jù)說洞內(nèi)石板搭成的神龕上,過去曾有堯母懷抱嬰兒的塑像及石床、石凳等生活用品。這里就是史書記載中堯母慶都“與赤龍交,孕十四月而生堯”的地方,所以,大凡上山的人,必先拜祭堯母洞。
史志上記載著很多古人祭拜堯母洞時(shí)留下來的詩詞歌賦及即興之作,如田愛的“沉沉深洞半山中,圣母當(dāng)年曾暫榮。王氣輝煌排虎豹,紅云籠護(hù)結(jié)蛟龍。平陽為有昭天業(yè),蒲郡因留潛地縱。今日洞中猶有異,從來不若莫相逢。”田錫牯寫的“踞虎蟠龍?jiān)诖碎g,千秋瑞應(yīng)未曾刪。霞光時(shí)繞興王窟,紫氣常騰毓圣山。洞口桃花經(jīng)雨笑,溪旁草色帶霜斑。游人欲問當(dāng)年事,曲水猶存碧一彎”等等。
順平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
2022-3-29